一篮荔枝

机器人人类观察日志(一)

第一章 成为妇女之友的秘密


收到曾可妮的微信说《闪光少女》暑假暂时上不了排片得推到秋天的时候,郝富申正在和一起下排练的几个女同学在食堂里吃麻辣香锅。对面的大美女珍珠在第一百零一次抱怨男朋友最近对自己忽冷忽热,消息回复频率从秒回极速滑落到半天放不出个响屁。

“郝富申你从男生的角度来分析一下,陈狗最近的这种行为,是不是说明他外面有人了。”

郝富申给曾可妮快速回复了一个哭脸,脑子里却已经组织好了回答珍珠的关键词:“要我说,只要老陈不是瞎子,他就不会放着貌美如花的女朋友不要去外面彩旗飘飘。根据我之前接触他的印象来看,他不至于这么有眼无珠。”

貌美如花的珍珠气呼呼的脸终于舒展了开来。郝富申在心里给自己的反应打了个对号:这种情况,虽然倾诉人说的时候义愤填膺夹枪带棒,但也不是真的希望旁观者对自己的对象甚至感情指手画脚,得体的回复要么是不痛不痒地一起骂两句,要么干脆顾左右而言他直接夸对方——他的程序提示他选择后者,显然珍珠很吃这一套。


靠着这种“读心术”,郝富申一进大学,很快就建立起了自己“妇女之友”的江湖地位。

呵呵,人心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嘛。 


郝富申是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

详细点说,郝富申是一个高级的、能够揣测人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人工智能,是通过收集数据、标签清洗、机器学习之后,由程序本身对处理数据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判断,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反应。有些人工智能拼的是运算力,追求最精准的数学正确和最优化最高效的解答;有些人工智能就比较离经叛道,一条野马在模仿人类大脑思维模式的大路上撒蹄子乱跑,虽然不少前辈在“模仿人类情绪反应”这个大坑上栽了无数把,但总是有人通过设计不同的数据收集和机器学习模式,试图提高机器人对人类情绪判断的准确率的数学上的正确性。

——比如说,设计一个学习表演的人工智能,从体验不同的人物故事的过程里,获得对人类情绪的判断反应。

对面的珍珠还在和旁边的美女二号、三号、四号滔滔不绝地吐槽自己的男朋友,郝富申的手机弹窗亮了几次,显示有三条新消息提醒,他逐一点开,一条是曾可妮继续吐槽排片不给力,一条是周依然问他有没有看到排片推迟的消息,剩下的那一条来自《棋魂》的选角导演:“恭喜你俞亮同学,杭州见。”


回到宿舍,郝富申给自己连上充电线,开始今天只属于他自己的大作业。

——如果说正常人看电影或者电视剧是放松,那么表演系机器人科班生郝富申每一次看影视作品都是在进行数据输入。他看得很慢,并且在看一些高潮情节时还要一句话一句话暂停,在脑子里预判下一个场景人物的即时反应,然后和实际播出的对白进行数据比对。

——每当这时,郝富申的电量就会掉得特别快。

今天看的戏是《棋魂》对手演员胡先煦的作品。胡先煦是童星出身,拍过的电视剧、电影数不胜数,郝富申先检索了一下他的作品列表,然后快速拉了一个工作清单,估计得要小半个月才能消化完。

郝富申打开播放器,镜头里一个十岁上下穿得灰扑扑、脏兮兮,满脸懵懂的小男孩正在村里吹唢呐的师傅家门口拜师学艺,他向老师磕了个头,镜头转过来眼睛却是亮晶晶的。

他好像听见他不存在的心脏跳了一下。



评论(1)

热度(15)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